找到相关内容18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玄奘取经到达圣地后得知的一桩奇缘

    转生在您的身边,您看可以吗?”慈氏菩萨就回答他:“只要你广传正法,你就可以生在我的身边。”这个时候,黄金色的仙人介绍完了其他仙人,就自我介绍说:“我是文殊菩萨。我们三个人,看见你正在徒劳无益地准备...其中的一种,由于汉传佛教中的神像都是男性形象,中土的僧徒为了吸引女性信徒,就把观世音菩萨的女性法相固定下来。不过,不管怎么说,在戒贤法师的梦境里,观世音菩萨毫无疑问是有撇胡子的。   浑身黄金色的仙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81670121.html
  • 阿含道性(下)

    这样,他是定、慧并重增上。 不过真的也有慧解脱阿罗汉的存在,他不一定 是有初禅的体会,所以不能说有怎么样的禅定 就有怎么样的沙门果。我们从另一个方向来看 ,佛陀的老师:一位是成就无所有处,一 是成就非想非非想处的仙人(圣人称呼 为仙,因为有太高的成就,不同凡夫)。他们 并没有断除根本烦恼,这里所说的烦恼并不是 我现在有事情不能解快的烦恼,Kilesa(烦恼 )是指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3153175.html
  • 佛陀的师承与超越

      二、佛陀成道前所参访的大德   从各本佛传的记载,我们知道,佛陀自剃发须为沙门,以至在菩提树下的彻悟成道,其间与印度思想界面对面的接触,最初应以跋伽婆仙人和以后的阿罗逻迦兰和优陀罗罗摩子仙人...追求究竟解脱之道。于二十九岁(一说十九岁)窃出王宫,自脱衣冠、自剃发须而为沙门。   最初到毗舍离(Vaisili)国,访跋伽婆(Bhargava)仙人的苦行林,了解各种苦行之道,并询问其修行目的,...

    温金柯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3062372.html
  • 圣一法师禅七开示

      十二月初八日   释迦牟尼未成佛时,称为悉达多太子,出了家后,先后跟仙人学非非想定及无所有定,知非即舍,舍了之后,又跟外道学苦行、日食一麻一麦,六年后还未悟道,知非即舍。太子那时年...若非柳毅传书信,焉能得到洞庭湖。”她便悟了过来,跑到禅师处,禅师一见,知道她悟了道,便问她:“何谓无真人,道一句来!”答:“有一无真人,三头六臂怒目镇,一掌华山分路,万年流水不知春。”   ...

    圣一法师

    |禅宗|禅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2207431413.html
  • 法王如意宝《百业经》传讲语录

    。现在我们当中的活佛堪布不要认为精通三藏做事情很方便,若不仔细取舍因果,我很担心象三藏法师一样将来受报应。 〖(34) 仙人——偕众眷属 出家证果〗   ○ 四大天王在佛教界都只知道是护法(...轻易听信。希望你们不要象跟从提婆达多的人一样,心无定解,如此行为对自己毫无利益。   ○ 现在很多人就象原来仙人的那些弟子一样,依止一位上师后,舍弃他,再依止另一再舍弃,好象一生中身心无有真正的...

  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讲

    |百业经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700072216.html
  • 般若神韵诗--观色悟空

    ,概括对北寺风光的感受。诗人写景,不落俗套,先不直接写北寺景色,而是从侧面入手,借神话传说中的安期生和郑交甫仙人作陪衬,诉说他们得道成仙的原因,就在于视名利如敝履,既有追求独善的旨趣,又有超脱世俗...所以,只好用十种比喻(假有)来阐明“性空”。“性空”之理必依赖这十种比喻,才能为世人所洞澈。这头句,通过强调“十喻”说明“空”,“空”理不离“十喻”,论证了“假有”即“性空”的中观思想。第三句和第四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4964133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3)

    后来知道这仙人已经逝世,只好把这念头取消。继而想到曾随伴他一起过著苦行生活而先后离开他的憍陈如等五人,并知他们现在婆罗捺斯国的鹿野苑中,于是决意要到那里去找他们。   当佛进发没有多远时,忽然...当时的五侍臣,竟然分成敌对的派,常常为著这问题,彼此间互相争论,因为意见的相左,始终得不到结论,双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,谁也没有办法说服对方。不赞成苦修的两个侍卫,既认苦修无异是找苦吃,是自己对自己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365956.html
  • 略论“苦行”

    ,是故去耳。”之后,佛陀跟随阿罗逻和郁陀迦罗摩子仙人修定,证得“无所有处定”和“非想非非想处定”。仙人定境至此,复无可授,但世尊却不以这...这里的讨论,限于前种。下面试就苦行观念的来源进行诠释。   1、吠陀时期   苦行与永生、超自然力之联系,在最古老的吠陀经典中已经表露出来了。按照《梨俱吠陀》(10.1129),“...

    赵菲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3067505.html
上一页12下一页